在许多武侠电视剧中,武当山以及武当派是经常出现的题材,深受中国人喜爱的金庸大师在《倚天屠龙记》中,对武当山以及张三丰创立的武当派,都有大量的描写,许多人都是通过影视剧了解了武当山的,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座被称为道教第一仙山的武当山以及张三丰其人。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境内。东接历史名城湖北省襄阳市,西靠十堰市区,南依世界自然遗产神农架,北临南水北调的源头丹江口水库。周边高峰林立,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武当山拥有"九宫、八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等众多的景点,景区总面积达312平方公里。从航拍图片看,武当山四周群峰皆向天柱峰倾斜,形成“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奇观。中央天柱峰呈块状突起,恰似一只静伏的神龟,周围倾斜而来的群峰好似朝拜神龟的巨蟒,与武当山崇拜的北方玄武星象图案有些相似,正应了武当山名称的由来——“非真武不足以当之也”。
一条由台阶、土路组成的、被称为神道的沿山小路将众多的道教建筑群连接起来,自下而上的主要景点有玉虚宫、太极湖、磨针井、太子坡、逍遥谷、紫霄宫、南岩宫、金顶、琼台中观等主要景点。若要远眺武当山,山脚下的太极湖是个绝佳的位置。坐在游艇上,满目是碧水青山,别有一番风味。仰望武当山,红墙碧瓦、飞檐翘角的宫殿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林木间,若隐若现。湖面碧波万顷,山峰翠峦千重,山运乾坤,水舞太极,天地自然交融,使人顿生超然物外的感觉。
登临金顶才算真正来到武当山,位于天柱峰上的“金殿”,是由铜铸造的榫卯结构的宫殿式建筑,遍体镏金,在阳光下发出耀眼的金光,因此称为“金顶”,金殿内供奉着武当派最高的神真武大帝。从金顶俯瞰武当山,群峰如众星拱月般的围绕着天柱峰,众多红墙碧瓦的宫观掩映在云雾之中,使人不禁产生“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感。如果是在雪天游览武当山,雕栏玉砌、银装素裹里点缀的斑斑点点的红的宫墙、绿的琉璃瓦,如诗如画、如梦如幻,一定会让你觉得是登临了天上的神仙宫阙……。
当然武当山之所以被称为“天下第一仙山”,除了美不胜收的自然风景,更多的还在于它悠久的道教文化历史。武当山又名太和山、谢罗山、仙室山等,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成祖朱棣封武当山为“大岳”被尊为“皇室家庙”,有“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高于五岳的崇高地位,因此有“大岳”、“玄岳”、“太岳”之称。
武当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禹时期。大禹王在治理汉水时曾经劈开堵住汉水的龙巢山,使这里的河流顺畅地流入长江。十堰地区的先民为了感谢大禹,在武当山下的龙巢山上修建了禹王庙,此遗址就在距龙山宝塔不到100米处,这里的山口处就是当年大禹凿开疏通沧浪之水(十堰段汉水古时称为沧浪)的豁口。在今天的武当山紫霄宫一带,也有禹迹池、禹迹桥、禹迹亭等,这些都是后人为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而修建的。
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武当山修道者是周朝的大夫尹喜。尹喜是出生于公元前550年左右的道家代表人物,《列子》、《庄子》、《吕氏春秋》、《列仙传》等古文献记载,道家创始人老子骑青牛周游天下,西出函谷关时,被关令尹喜以弟子之礼留下款待。他对老子说:“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您老人家即将隐退,我强烈请求您将平生所学写成书留下来”。老子答应了他,住在尹喜家中写下了《老子五千言》即《道德经》。
书成之日老子继续去云游天下,尹喜辞去官职,专心研究《道德经》。尹喜隐居的地方有三处,一处在甘肃天水的家中,秦国国王屡次请他做官,尹喜避而不见,后来搬到蜀地的青羊宫中隐居了一段时间,最后选择在人迹罕至的武当山中研习《道德经》,并且写下了《关尹子》(也叫《文始真经》)九卷。尹喜十分注重道德品质的修养,"言美则响美,言恶则响恶,身长则影长,身短则影短。"、"人爱我,我必爱之;人恶我,我必恶之。"这些观点都是尹喜顺应人的自然本性思想的体现。他对道家“清”概念的形成有突出的贡献。在今天武当山三天门石壁之下,有一个 不大的天然岩洞,便是尹喜当年修道著书的所在,人们称它为“尹喜岩”。他的后裔尹轧被称为太和真人,因此武当山有太和山的叫法。
在尹喜的影响下,历代有许多达官显贵也来到武当山修道。如汉武帝的殿中将军燕济,他得道后改名戴孟,晚年居武当山修道,戴孟羽化成仙时,帽子落于于武当山,羽化处便叫落帽峰。汉末著名的炼丹家马明生和徒弟阴长生也曾在武当山修炼,尤其是阴长生对道教炼丹一项多有心得,撰写了《太清金液神丹经》、《金碧五相类参同契》、《阴真君金木火丹论》等炼丹著作,是后世金丹道的开山祖师。今五龙宫就是他们师徒炼丹的地方。东晋名臣谢安的侄子谢允,在出家前是罗邑宰(罗田县的县令),他在武当山“结茅于石室”修炼成功后,百姓们便将武当山称为“谢罗山”。
隋唐以前,道士大多自行选择在岩洞中修道,只注重个人的修养,很少有互相的联系,因此没有出现成片的宫观建筑,这种情况在唐代开始出现改变。唐贞观年间,湖北出现大旱,武当节度使姚简奉旨在武当山祷雨成功。李世民下旨在武当山修建了五龙祠,这是皇家在武当山修建的第一座大型祠庙,从此开启了武当道教辉煌的历史。由于李唐皇室推崇道教,因此武当山道教得到皇家的支持,在唐代宗大历年间修建了“太乙”、“延昌”等庙宇;唐昭宗修建了“神威武公新庙”。到唐朝末年,武当山已经被列入道教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九福地。这一时期又有孙思邈、吕洞宾等著名道教人物来武当山修道。
宋朝时,无论统治者还是民间都信奉真武神。真武原名玄武,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世的化身,在武当山修炼42年,功成道满,升为神仙,被玉皇大帝封为“玄天上帝”,镇守北方。宋真宗赵恒因避讳圣祖赵玄朗名讳,改玄武为真武,尊为“佑圣帝君”。因此武当山被道教尊为玄天真武上帝的修炼圣地。天禧二年(1018),宋真宗加封真武为“真武灵应真君”,下旨在武当山五龙祠中建祠塑像祭祀,将五龙祠升为观。宋仁宗又将真武视为“社稷家神”,徽宗、宁宗、理宗等都为真武神封号,虔诚祭祀。宋徽宗在武当山天柱峰东北的展旗峰下修建了紫霄宫,使真武神的神格地位不断提高,也使武当道教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迅速扩大。
两宋时期来武当的有两个著名的人物,一个是道士陈抟,一个是大画家米芾。陈抟是五代宋初时成就最大的道教人物,长期从事《易》学研究,著有《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太极阴阳说》、《指玄篇》、《太极图》和《先天方圆图》等著作,对《周易》学的研究起到深远的影响。他经常来往与武当山和华山之间,武当山南岩宫皇经堂墙壁上就刻有陈抟亲手书写的“寿福”二个大字。出生在湖北襄阳的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他的书法造诣颇高,擅长篆、隶、楷、行、草等书体,在游览武当山朝阳洞时在石头上题了“第一山”四个大字,目前这块石碑立于武当山脚下的玉虚宫内。
元朝时,统治者也信奉真武神,继续扶持武当山的道教,元成宗(铁穆耳)将真武神封为“天帝”,并且在武当山修建了9宫8观,将武当山做为皇帝“告天祝寿”的重要道场。至此武当山在道教的地位已经和江西龙虎山齐名了。
元朝出了一个对武当山影响深远的人物,他就是一代宗师张三丰。张三丰并不是武侠小说中虚构的人物,而是真实存在的历史名人。张三丰出生在元定宗二年(1247)的辽东懿州(今辽宁省阜新)。原名张全一,三丰是他在修道时取的字,小名叫“君宝”。张三丰从小聪明好学,在当地有神童之称,可惜在5岁时得了眼疾,在眼看就要失明时幸亏得到道士张云庵的救治,医好了眼睛,从此跟随张云庵学道。长大后听从父母意愿考取了功名,做了元朝的中山博陵令。父母去世后,辞官继续做道士。后来云游天下,遍寻名师学习练气之法,在途经宝鸡时,看到了三峰山,他被三峰山的美景吸引,给自己起了“三丰”的字。
元泰定元年(1324年),张三丰来到武当山,招收徒弟,将自己所学传授给徒弟,创立了武当派。后来张三丰从《周易》的阴阳变化,八卦演变,五行生克等理论中悟出了一套以柔克刚、后发制人的武术拳法,这就是武当内家拳。它以防身保健为宗旨,崇尚意动气到,讲究以四两拨千斤的巧劲克敌制胜。因此张三丰被尊为武当武术的开山祖师,为武当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然道教讲究与世无争,所以武当派的武术只用来护身健体,不可能如武侠小说中那样争强好胜,取人性命。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朱棣等皇帝多次诏张三丰为朝廷效力,张三丰均以“大元遗老”自称,躲避朝廷的使者。朱棣从侄子朱允炆手中夺取皇权后,为了控制舆论,自称真武大帝保佑他和父亲取得天下,将武当山作为“皇室家庙”来扶持,把武当真武神作为“护国家神”来崇祀。为“报答神恩”,在永乐十年(1412年)派遣30多万军民,在武当山大兴土木,在元代旧址上建成了九宫九观等33处建筑群。以后历代的明朝皇帝以及皇亲国戚、地方官员、四方信众都出资在武当山扩建道教宫观。
嘉靖三十一年(1552),武当山的道教建筑规模达到鼎盛时期,有五百多处建筑群。当时,武当山较大的宫观中道士少则三四百人,多则五六百人,全山有道官、道士、军队、工匠等超过万人。来武当朝圣者络绎不绝,堵塞了上山的神道。明代张开东在《大岳赋》中描述到:“踵磨石穿,声号山裂”,朝圣者多的可以将山道上的石阶踩穿,发出的声音可以将山头振裂,足见武当山的盛况。这一年,嘉靖帝朱厚熜将武当山尊为至高无上的皇室家庙,封为“治世玄岳”。诏书中是这样称赞武当山的“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武当山的地位超过“五岳”、龙虎山,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仙山”。
清代统治者崇尚佛教,武当山的道教从此衰落,许多建筑群毁于战火。在明末的战乱中,武当道士逃往民间,将武当内家拳传播到全国各地,特别是太极拳在清代发展出了赵堡太极拳、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等流派。虽然武当山衰落了,武当派的武术却在全国传播开来。这也算不幸中的万幸吧。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武当山成立了道教协会,制定了新的章程,不断挖掘武当道教文化及武术,使武当道教获得新生。改革开放后,国家拨款上千万元,对太和宫、紫霄大殿、御碑亭、禹迹池、琼台中观等古建筑群进行了大规模的翻新与扩建,使之焕然一新。1992年9月,在武当山成功举办了“中国武当道教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与意大利、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以及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的道教组织进行道教文化交流和武当武术交流,使武当道教在海内外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将武当道教文化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4年12月17日,武当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4月,入选“2020中国避暑名山榜”。
如今这种天下第一仙山已经是中国旅游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吸引着无数国内外的游客来观光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