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到了,又到了吃火锅的时节了。正如网友所言: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火锅搞不定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现在火锅的种类是越来越丰富了,其中鱼肉火锅就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而在广东很多当地人“打边炉”就特别喜欢吃一种叫脆肉鲩的鱼,它吃起来味道肉质软滑、爽脆,有嚼劲,甚至还有人说脆肉鲩的肉吃起来有种像在吃猪肉、牛肉的感觉。
那这脆肉鲩是怎样一种鱼?真的是草鱼吗?为何它的鱼肉却和草鱼吃起来有如此巨大的差别呢?
脆肉鲩是什么鱼?
小编第一次在广东吃这种鱼的时候,还以为是草鱼没有煮熟。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这是当地才有的一种“怪鱼”——脆肉鲩,它的特点就是鱼肉久煮不烂。并且吃起来味道很脆爽,十分有嚼劲。
当地的人刚开始的时候告诉我说,它只有当地才有,并且是特有的一种草鱼。我当然是不信的,而经过了解以后才知道,原来它真的就是草鱼,并不是什么新的物种,或者是新培育出来的品种。
大家也应该知道,草鱼也叫鲩鱼,是四大家鱼之一,它主要是以各种水草为食,在民间也叫它油鲩、草鲩、白鲩、草青、草根、青混等,这种鱼基本上大家都认识,毕竟它是市场上出镜率最高的一种淡水鱼了。
而脆肉鲩,也是一种草鱼,并且它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草鱼,之所以它会变成肉质煮不烂、嚼不动,筷子戳不进,吃起来味道像吃橡胶这样的怪鱼,还在于它的养殖方法非常特殊。像正常的草鱼,就是给它投喂各种草料,等它长大了以后就捕捞售卖。
而脆肉鲩的养殖方式就非常特殊,并且也很麻烦。像是养殖鱼苗,在这个过程中就和普通草鱼的养殖方法没什么区别,一般用一年的时间把它养到半斤左右大。第二年继续养殖,等到它长到5-7斤重以后,关键的一步来了。
从第三年开始,就不能像正常的草鱼那样养殖了,而是必须把它养殖在一些较为大型的水库中,并且投喂的饲料也不是青草,而是蚕豆。
没错,养殖脆肉鲩就必须要投喂蚕豆才行,这样才会让草鱼的肉就会慢慢变得脆起来。如此一来,至少经过三四个月的养殖,草鱼的肉就变得很脆爽了,然后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脆肉鲩。
别看它的养殖过程复杂,养殖周期也长,这样的脆肉鲩价格却比普通草鱼高上数倍。而且因为它的肉质爽脆还被广大消费者所追捧。
那为什么草鱼喂食蚕豆以后,鱼肉就发生了变化呢?
蚕豆病导致草鱼肉质发生了改变!
有人说脆肉鲩是草鱼病变所致,这种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也是事实。脆肉鲩的肉质之所以如此的紧致,脆爽,就是因为草鱼长期吃蚕豆,引发的蚕豆病所致。
这是因为蚕豆作为一种蛋白质丰富的豆类,还是一种天然的促氧化剂,许多研究发现蚕豆会诱导血液中活性氧(ROS)的增加。
当草鱼在吃了一段时间的蚕豆以后,就会出现类似于溶血、缺氧、器官功能性病变等现象,这种现象也叫“蚕豆病”。如果过度脆化的脆肉鲩也会由于血液循环障碍直接导致死亡。
不过养殖生产者在长期的摸索过程中,已经成功掌握了这个规律,往往在脆化养殖临近后期时,就会及时停止投喂蚕豆,改回全价配合饲料,如此一来又能使得鲩鱼保持脆化结果又不出现严重溶血、缺氧、器官功能性病变等现象。
同时脆肉皖在脆化的过程中,会因为运动减少糖代谢下降,鱼类肌肉内的脂肪转移在腹腔蓄积,这也称之为“代偿性代谢转移”。
其影响就是导致脆肉鲩的肌肉呈现更加“粗壮”的白色纹理,那便是富含胶原蛋白的肌肉纤维间质,这导致了脆肉鲩肉质要比普通草鱼更硬、更富有弹性。再加上,脆肉鲩的细小纤维更多,这也是为什么脆肉鲩的肉质更加嫩的原因。
总之就是脆肉鲩的养殖,要比草鱼养殖难度高得多,其基本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是水质要求高,最好是用水库、山溪水、河水,这也的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再加上水流量大,利于脆肉鲩在水里游动,鱼的肌肉经常运动,增加肌肉韧度。
第二个要求就是要用蚕豆喂养,最好是东北蚕豆,也不用粉碎,直接把它用清水浸泡一昼夜以上,使其浸透变软发胀,然后就投喂,这更便于草鱼摄食、消化。
现在明白了吧,脆肉鲩在生物学意义上仍然属于草鱼,只是通过特定的喂养方式喂养,即通过人工实现了肉质的改变。在当地不仅有脆肉鲩,还有脆肉罗非鱼,同时还有“仙骨鱼”,都是人为改变造成的特殊鱼类。
你们爱吃吗?据说很多外地人都是吃不习惯的,主要还是在于脆肉鲩的烹饪方式很特殊,如果像草鱼一样烹调,则煮不烂、嚼不动,筷子都戳不进,吃起来更是味道像吃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