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曾听说过延迟退休政策的传言,该传言在网络上掀起了很大风浪。有网友称,已经可以预见自己日后的生活了。
“60岁时,我需要早起做家人的早餐,之后送孙子去学校,再自己挤公交、地铁上班,想想都要窒息了。”
实际上,这个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求,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或于2023年公布,并于2025年实施,预计到2055年前后实现65岁男女同龄退休。
除了延迟退休外,网络上还流传着一张退休越晚、寿命越短的截图,图中显示65岁退休会比50岁退休少活20年,这是真的吗?
一、“退休越晚,寿命越短”是真的吗?
该说法来源于美国波音公司的一项员工调查数据,这份资料列出了“寿命的精算学与退休年龄的关系”的表格,数据明确表示,退休年龄和寿命负相关,退休越晚,活得越短,倘若50岁退休,你能活到86岁,但如果延迟到65才退休,那就只能活到66.8岁,甚至活不到70岁。
甚至有人据此计算得出,65岁退休的“我”可能和50岁退休的母亲,差不多在同一时间“一起走”。
其实,这项调查并不可信,因为调查中没有必需的分析信息、样本量也不够大,也没有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只是对照了50~65岁退休人群的平均死亡年龄,所得到的结果自然是片面的。
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全科主任医师方力争表示,国内外有过相关的多项数据,均没有得出退休越晚死亡时间越早的结论,对此无需过多的担心。真正会影响寿命的,是每周的工作时长。
二、研究:每周工作>55h,活不到退休风险增加
《柳叶刀》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每周工作时间>55小时的人,在65岁之前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增加52%,且糖尿病、心血管死亡风险以及细菌感染的风险均会上升。
研究人员分别按照不同的工作时间将受试者分为多组,<35小时、35~40小时、41~48小时、49~52小时、≥55小时,最后一组为长时间工作者。
在研究中,研究人员评估了46种与身心健康相关的疾病以及4种不同原因导致的死亡和工作时间时间的关系,将疾病与死亡的年龄监测点限制在65岁。
在调整了一些混杂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长时间工作的受试者,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上升52%相关。这些受试者出现疾病的时间为13.8年,死亡时间为15.3年。
看到这个研究后,不少医护人员都觉得瑟瑟发抖。加班熬夜对他们来说是常态,且退休后还容易被医院返聘,超长工作时间+延迟退休,相当于叠加了双重“buff”。
印度医生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医生的平均寿命仅有59岁,相较于人均寿命72岁有13岁的差距。
三、退休后才是生命关键期,想长寿做好5件事
实际上,无论是否退休,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均都会减寿。美国的学者曾进行过一项调查发现,美国居民在62岁之后短期内的死亡率会明显增加,而62岁正是美国可以申请提前退休领取社保的年纪。
深入调研后发现,这可能是退休后居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致。一部分人在退休后会开启了“放纵”的生活——饮食不规律、睡眠不规律、饮食不规律、久坐打麻将、或者约上朋友每天喝到不醉不归……反而对健康造成了损害,甚至导致死亡。
美国哈佛大学进行的研究指出,保持5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与预期寿命增加之间存在很大关系。
①健康的BMI
BMI值是衡量体重指数的指标,计算方式为体重(kg)/身高(m)的平方,正常值应保持在20~22之间,如果你的数值过高、过低,则要及时进行调整。
②戒烟
美国疾控中心明确指出,吸烟会导致癌症、心脏病、肺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上升,要想获得长寿,首先要和香烟说拜拜。
③限制饮酒
酒精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第五大危险因素,酗酒会导致肝脏负担加重,增加脂肪肝、肝硬化,乃至肝癌的发生风险。
④坚持运动
建议每周至少保持150分钟的运动时间,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坚持进行运动可以让体内多余的废弃物尽快消耗,对健康有很大的好处。
⑤合理膳食
饮食上要注意三餐定时定量,多吃新鲜的蔬果和杂粮,同时要保证身体摄入充足的水分,预防便秘发生。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萧梅芳提醒,退休后除了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外,还需要重视体检。建议老年人除了常规的体检项目外,要额外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增加一些附加的检查,如心脑血管、肿瘤筛查、血糖检测以及骨骼疾病等,具体的项目要咨询医生的建议。
退休年龄可能会成为影响寿命的因素之一,但绝对不是唯一的因素,对此要持有正确心态,日常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