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百科

松陵名桥——仙里桥和桥边仙人洞的传说

时间:2024-12-17 10:02:37




两千多年的松陵,不但留下了无数璀璨的瑰宝,也留下了不少传说异闻,给古镇增添了许多历史文化底蕴和耐人寻味的民间故事。例如西门流虹桥上叶元礼与一女子邂逅留下了缠绵悱恻、凄美哀婉的爱情故事。又如垂虹桥上李元行仁慈善心收救了小朱蛇,而获得赠送童女、考中进士的好福报。本文主要叙述位于金带河上的仙里桥(也有志书称“仙人桥”)和桥边仙人洞的故事。这些口口相传、虚虚实实的民间故事演绎了数千年,直到今天仍为许多老松陵津津乐道。


▲早期的松陵


松陵城内河流众多,呈“三纵一横”分布,即金带河(也称前河)、玉带河(中河)、宝带河(后河,今仍在)和北塘河(北门水关桥至西门护城河),以及一些小支流、小河塘、池塘等。而金带河另有一特点,它既是城内的内河,又是一条运河,它从长桥入口,辉德湾处拐向北直抵北塘河北门水关,出城后向苏州而去。对于此河,明弘治《吴江志》中说“自石塘口挽纤过塔寺,以及长桥至县前,由北塘而去”。而一些旧志书中插图,明确把金带河、北塘河标注为运河。有河必有桥,据考,旧时松陵城内就有桥梁22座之多。其中金带河上从东往西就有永宁桥、仙里桥、看波桥、獬豸桥、永安桥。


▲1957年玉带河填埋,现为流虹路段


▲1986年时的北塘河与北门水关桥


“仙”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文字,被赋予了许多神话,如修道成仙,为一些人物事件添上了一抹神秘的色彩,有的还形成了仙文化,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苏州观山上有仙人洞。松陵也不例外,金带河上的仙里桥、仙人洞、仙迹亭就是很好的“仙”例。


金带河位于县府街的南侧与后街之间,是一条东西向河道,仙里桥处在区粮食局与人民银行楼南侧之间的位置,仙人洞则在桥西南侧、后街的河岸旁边,仙迹亭即在桥顶中央。该桥单孔,呈拱型,体形大小比盛家厍泰安桥稍大些稍高些。桥、洞、亭的“仙”名源自于史书记载和民间传说。而这些“仙”名,都与一位名叫陈昉的人有关。


▲区粮食局内金带河旧址


▲县府路人民银行内的金带河旧址及仙里桥旧址

据传,北宋庆历(1041~1048)年间,松陵人陈昉为县吏,执掌刑狱之职,因廉洁谨慎而颇得百姓爱戴。他家住吴江东门内,小屋紧傍河边,河上有小桥一座。陈昉没有娶妻生子,家里只有一女仆操持家务。陈昉自幼爱吃鱼,每日中饭女仆定会为他做上两条鱼。盛夏的一日,同僚徐子谦来陈家,正巧陈昉外出不在家,徐见桌上有两条鱼,便想戏弄陈,遂把一条鱼藏于屋棚上。陈昉回家就餐正要张嘴,发现盘中少了一条鱼,即唤女仆询问,女仆也莫名纳闷:莫非刚才上河埠洗衣时,野猫或野狗进屋偷吃了?女仆的解释没有得到陈昉的谅解,陈昉一怒之下把女仆辞退了。由于天气炎热,没多久陈昉发现桌上经常有蝇蛆出现,他四处寻找,不得结果,这蝇蛆令他烦不胜烦。最终,他在屋棚顶上找到了一条早己腐烂了的熟鱼。此时陈昉才幡然悟醒,原来那天丢失的一条鱼就在这里!但鱼怎会飞到屋棚上面呢,他百思不解。因鱼而冤枉并辞退了女仆,这给陈昉冲击很大,他深深自责。联想到自己多年办案,唯恐不慎冤屈了不少人,这让他心里忐忑不安。他提笔自拟一首自谴诗:“二十余年作吏人,后园花木也成林。尽是笔头那捻得,枝枝叶叶有冤声。刑重惟恐囚人怨,情轻又怕本官嗔。不如无事早归去,免得生魂对死魂。”然后再笔拟呈辞,向知县辞去刑狱之职,离开了县衙。徐子谦惊悉陈昉辞职,遂登门问其缘由,陈告之实情,徐连连怪罪自己,一个玩笑,伤及两人。后来陈昉离家出走,独自一人走进了旧屋旁、河岸边的一个洞穴,不知所踪。相传此洞又深又黑,一直通向太湖,洞顶可以听到太湖水声,沿洞走七十里,出洞便是西山林屋洞。


▲西山林屋洞


这个故事传得久了,人们也信以为真了,民间便把洞称为仙人洞,洞旁边的桥称为仙里桥。当然,陈昉成仙的故事真实性有待商榷,但桥与桥洞却是真实存在的,这也是民间文艺长远流传的魅力所在。一些志书的记载,更是坐实了这则羽化成仙的故事。宋嘉泰四年(1204),任吴江知县、后官至尚书省右丞的张达明有感于陈昉的故事,写下了《仙人陈昉洞》诗句:“蓬岛徒辽远,瑶池更渺茫。波间有林屋,只此是仙乡。”为以后的志书、传说留下了可查的依据。明永乐十一年(1422),知县周冕在仙里桥南堍后街,大东门(今城装所)至庶宁坊(今建行处)这一段立“仙里坊”。这也是吴江城内的“八坊”之一。一些志书更是把桥、洞和陈昉故事记于书中。嘉靖《吴江县志》“仙人桥,在县治东南,初建无考。相传陈昉于此仙去,故名。下有仙人洞。大明宣德五年知县贾忠重建。明嘉靖十三年(1534)知县张明道作亭其上,名仙迹亭。”还有志书记载该桥“国朝(清)顺治十七年毁,知县赵子三重建”。对于仙人洞,康熙《吴江县志》记载:“仙人洞,在仙里桥下,深黑叵测,相传此洞通太湖,可出林屋洞。宋陈昉为仙,从此去桥梁,释道互见。”而桥上亭子是明嘉靖十三年(1534)由知县张明道(湖北罗田人,后官至江西按察副使)感于陈昉成仙一事,在桥上建了仙迹亭,又唤作登仙亭。这些在康熙、乾隆县志中均有记载。


▲嘉靖《吴江县志》


当然,在康熙《吴江县志》中还另有一个版本说陈昉的事,大意就是:陈昉在家里池中默默地养了不少鱼,以备食用和招待来宾。一天听得池中似有人在低语哀哭,陈不忍,便将这些鱼放生到松江。到了夜晚,他梦见这些鱼儿前来谢他,鱼儿说,玉帝已知是你放了我们,将你挂名在仙籍上了。三年之后,陈昉果然在松江垂虹桥上踏着白石登仙而去。


▲清代时县城内的仙里桥


▲垂虹桥


直到民国年间,对桥和洞仍有记载。在松陵人费善庆(1858-1939,号伯缘,庠生。曾任吴江县商会理事、田业会副会长,好治旧闻,工诗)所纂的《垂虹识小录》“仙迹”一文中:“仙里桥,相传宋陈昉升仙处,西南岸有洞,或云通西洞庭,昉即由此仙去。现有横石于洞上,镌正书‘古仙人洞’四字”。他在另一本《垂虹杂咏》中也用诗句记录了仙人洞。由于史书都没有对仙人洞洞内状况作描写,所以洞内情况究竟如何,为后人留下了一个迷团。


▲《垂虹杂咏》封面


时间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仙人洞、仙里桥仍为镇上人们熟悉的地方,一些老人对此记忆犹新。老松陵人沈先生说,小时候时常会去桥上玩耍,桥栏是石板状,拱形较高,上面己经没有亭子了,桥边有个洞,里面黑乎乎的,我们小朋友不敢往里钻。89岁的离休干部王健先生对于仙人洞、仙里桥很熟悉,他说,那桥那洞还在我的印象里,石桥很高,洞在桥的侧岸边,与桥成直角状,那个洞像一个桥孔,比路面高一些,我7、8岁时与几个小孩子曾钻进去过,里面黑黝黝的,还有人在里面烧香呢。居住在县府街仙里桥附近的91岁的韩铎老人对此更是有发言权了,他说道:“我家就住在附近,那仙里桥处也算一景了,高高的桥顶上能看到桥边人家的屋里。桥的南岸比北岸高,南岸即是后街,仙人洞就在后街的河岸中间,距河水还有一点距离,洞顶处稍高,使后街在这里呈拱型状。我十几岁时进洞里玩耍过多次,洞内有一壁照,壁照前面还一石供台,台子长约1米,宽约0.4米,有时会有人来烧香的。洞内不是很高,我们小孩子能直立行走,洞顶时常有水滴下来,很潮湿,地面上全是泥、碎砖、碎瓦。由于仅有洞口处有光线,所以里面基本上是乌黑一片。在壁照的西侧,似乎还有一个深洞,只是我们小孩不敢去探寻。仙人洞的洞口呈“冂”样,洞口上方的石额上有“古仙人洞”四字。这条金带河在1960年左右被填了,桥也随之拆了,洞也填埋了。桥的石料被运到北门水关桥用于重建。”当我问及桥上有否亭子时,韩老先生答:“亭子没有见过”。也许年代久远,桥上的亭子早己消失了。还有更加神奇的事了,据另一位家住南门街、83岁的徐玉珍奶奶讲,她对儿时的记忆很清晰:“仙人洞离我家较近,我去过多次。我9岁左右时,一次在哥的带领下,我俩去那玩,哥在洞口等,让我进去,洞口不大。爬入洞后见里面较黑,进了约5~6米,见里面有亮光,一只小天井,有花台、石台、石凳,并有一棵树,地面上是方砖铺地。我侧身时忽然发现不远处,有一老人坐在那里,倚着石桌,一手搁在台面托着头,闭着眼在养神,老人白须白发,一声不响。我见状后立马退出来了。”笔者听了很惊讶,再三问徐奶奶,那洞中老人是否是真人?徐奶奶也再三回答说,是真的!由于洞口、洞内的淤塞,导致大人们难以进入;而孩童们虽能进去,但缺乏探寻研究之目的,记忆有限。故而,洞内状况仍是迷团。


▲金带河东端口,如今已填平


桥、洞、亭、坊的消失,让我们无法再感受古人的“仙”气和目睹“仙”境。但有幸的是,有一块重要的石构件藏于吴江博物馆内,这就是“古仙人洞”石匾额。据悉,这块石匾额是1980年12月在原防疫站门口的河驳岸西侧的众多石块中被人发现的,后移交到文物部门。这“古仙人洞”石条块残长80.5厘米,宽28厘米,厚19.7厘米,为花岗石材质。这块石匾额也许就是至今唯一存世的“仙”物了。


▲仙人洞上方的“古仙人洞”石条


我们今天辨证地来看,桥与洞、亭与坊是真实存在的。按地形地貌和史料记载来看,是先有洞,后有桥;先有坊,后有亭。至于陈昉进洞成仙,那是子虚乌有的事了。只可惜时代的局限和桥与洞的“仙名气”,都是大大盖过了桥与洞本身的真实面貌,没有留下洞穴内的具体描述,让后人很无奈、很遗憾。但这究竟这是怎样的一个“洞”?是否真的能通达西山?由于史料缺失,我们难以定论。


▲西山


若我们再结合周边情形看,就会发现有新的疑状。即在仙人洞的南方不远处有一道院,叫灵真道院,按嘉靖《吴江县志》记载,该道院“在仙里桥南,元至正十三年(1355),里人张玄通慕陈昉仙迹,舍宅建。大明永乐十四年(1416),里人吴道荣重建。”该院在清乾隆十五年(1750)时改名仙源道院,清咸丰十年(1860)毁于兵燹。据文史专家推测,从金带河仙人洞处向南通往灵真道院很有可能有一小段支河流,而仙人洞正是后街上的一座桥梁。只是岁月的更迭,那段河流早己消失了,而桥成了后街上的一部分,只是桥孔仍在。正由于仙里桥与仙人洞临近、呈直角之势,仙人桥南端架于仙人洞东坡之上,这也是仙里桥桥南高于桥北的缘由之一。总之,河道的废弃,留下了无名桥洞穴。时间久了,再加上古人对神仙道玄的向往羡慕,桥洞就被人误传为仙人洞了。这也仅仅是一种对“洞”渊的推测。


▲《嘉靖吴江县志》中的仙里桥和灵真道院,位于图右下方


▲清代吴江城内仙里桥和灵真道院


如今,金带河、仙里桥、仙人洞、后街等都已一一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只有上了年纪的老松陵人还记着这些轶事传闻,记着这些地名名称。不管如何,这则“仙”故事,为松陵带来了一种别样的文化,为松陵古镇文化的多样性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页。故事已远去,仙韵留那里。如今尚有一条“仙里桥弄”的地名在原桥的东面,或许在那里,还能透析出一丝“仙”气,让人怀念。


▲2005年拍的仙里桥弄4号门


▲仙人桥附近民房墙砖上的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