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座岛城,它的陆地面积很小,只有1700平方公里,相当于1/52个重庆,比中西部地区一些普通县还不如。
可是,这座城市的格局却很大,它是中国大陆重要出海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首批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也是唯一“因台而设”的经济特区,全国十二个最高等级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国家四大国际航运中心之一,唯一实现“一带”与“一路”无缝对接的陆海枢纽城市。
这座城市就是闽海之门,英雄之城——厦门
我国一共有15座副省级城市,比如南京、杭州、武汉等,这些副省级城市或是省会,或是所在省份的经济担当,在省内数一数二的存在。
唯有厦门是个例外,不仅人口规模和GDP排不上福建省前两位,面积还很小,下辖6个区,人口500多万,2023年GDP8066.49亿元,同比增长3.1%,低于福州与泉州,排在全省第三位。
城市虽小,厦门的存在感却很高,作为福建省内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以1.4%的土地,创造了福建全省14.8%的GDP,25%的税收,50%的外贸进出口和外商投资,财政收入更是一骑绝尘般碾压省内其他城市。
小城市,大经济,螺蛳壳里做道场,方寸之间有乾坤,仅有1700平方公里土地的厦门,经济发展为何如此之快?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港口经济撑起半边天
厦门是东南沿海中心城市,东面与台湾岛隔海相望,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西接漳州,北邻泉州,与漳州、泉州并称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经济区。
厦门港作为天然的避风良港,厦门港拥有可供万吨级轮船停泊的锚地十余处,港区内航道基本上为深10米以上的深水航道,5万吨级的船舶可随时进出,其中鼓浪屿以南的海域可供10万吨级船舶停泊。
经过多年发展,厦门港已经成为远东至地中海、欧洲,北美经由台湾海峡的两大国际航线重要节点,覆盖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的129个港口,2012年,被国家定位为继上海、天津、大连之后的第四个国际航运中心。
2022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排名世界第十四位,将第57位的福州港和第91位的泉州港远远地甩在身后。
在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厦门凭借自身优势逐渐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枢纽,2023年,外贸进出口总值9470.4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7%,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稳居第4,外贸依存度高达117.4%,过去十年间均超过100%。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业
厦门陆地面积有限,人口规模较小,传统工业发展受限,提供不了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的人和地,发展新型高科技产业是必然。
厦门围绕实体经济形成了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的四大支柱产业,努力培育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文旅创意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同时还前瞻性地布局六大前沿科技: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前沿战略材料、氢能与储能、基因与生物技术、深海空天开发,精心打造了一个梯次分明的“4+4+6”产业发展体系。
目前,厦门“4+4+6”发展体系已经初见成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尤为迅速,培育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家,占全省52%,中国制造“隐形冠军”21家,海辰储能更是成为福建省第一家独角兽企业,厦钨新能源、盛屯矿业、科华数能、海辰储能4家厦企入围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
2022年,数字经济规模占厦门GDP比重超60%,入选智能制造城市二十强,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产值分别增长40.7%、16.4%和27.9%,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1.3倍、45.9%。
城市发展硬实力很重要,软实力也要更加“硬核”!厦门是中国首批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就是对外开放的试验田,当然要敢为天下先,探索试验,探路先行,用制度创新为竞争赢得新优势。
2023年,厦门改革热度指数位居全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首位。
另一方面,厦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城市信用体系建设,突出信用厦门作用,城市平均综合信用指数排名持续保持全国第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信用优势,服务于实体经济,努力留住企业,成为厦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推动力。
1980年,厦门经济特区刚成立时,GDP总量只有6.4亿元,44年间,厦门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敢闯敢试,坚持高质量对外开放,迎来脱胎换骨的巨变,从一座普通的海边小城,蜕变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
厦门被历史选择,又开创了新的历史,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生机盎然的厦门将迎来更大机遇和挑战,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之一,厦门这块发展的热土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