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想先跟一个人致敬—他就是余秋雨,并肯切的称呼他为老师!为什么想称呼老师?
第一,因为听了他的《中国文化必修课》,被他的才华和抑扬顿挫的声调吸引。怪我孤陋寡闻,其实他早就是很有名气的作家,之前听说过他写的《文化苦旅》,但一直没机会读。现在好了,感觉自己不读它几本作品就没完没了的样子。
第二,他被聘为中国文化研究院—秋雨书院的院长,这是一个博士培养点,但好像目前不招生了,于是我“承蒙厚爱”听到了这门课—《中国文化必修课》,也会很认真的学习,姑且算是他的学生了!
今天的写作灵感,是受到了这节课的启发,其中一节讲到了文化的定义,对于我们平常不会深究“文化到底是什么?”的人,可能会先去最权威的《辞海》查找一下文化的定义,它是这样说的: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没错,看完这段解释之后,会不会感觉更不懂文化是什么了?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段解释仅仅是一段文字的堆砌组合,并没有生命力,好像很全面却又没有核心。
我们看看,余老师是这么定义文化的:
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
他把文化的定义,压缩到了极致。当然在他的解释当中,也例举了很多代表性的例子。比如,一对跨国夫妇,女方是外国人,男方是中国人,他们很恩爱,女方也一点都不苛刻,但是实在不理解,丈夫为什么每年的清明节必须要回国回家来扫墓,何必年年如此。
但是男方想的是,“尽孝”,这中间就触及了中国人的一个核心精神价值,那就是亲情伦理;而且每年的清明扫墓,又变成了一种习惯的生活方式。这都是女方难以体会的了。
放眼历史发展到今天,如果要问什么是中国文化?比较清楚的回答是,中国人形成了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例如,儒家伦理、诗词歌赋等主要属于精神价值,八大菜系、中医中药主要属于生活方式,加在一起就成了中国文化的最佳组合。
但是,当“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经过长时间的沉淀,一定会结晶出一个东西来,这就是“集体人格”。集体人格是指一批人在生命格调和行为规范上的共同默契。这种共同默契是深入到潜意识中成为一种本能。
从上面两部分论证来看,文化的定义被简约的显现出来了,通俗易懂。文化归根结底,还是体现在“人”的身上。就好像,鲁迅笔下的“阿Q”、“孔乙己”等一批人物在抗战时期的出现,虽然有些灰色的笔触,但正是那个时期的一种“文化体现”。